切换导航
学术园地
诚聘英才
审核员登录
内部邮箱登录
OA 系统
内网登陆
外网登陆
总部认证系统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认证业务
体系认证
ISO9001
ISO14001
ISO45001
GB/T23331
ISO20000
ISO27001
ISO22000
产品认证
CCC
CQM农食产品认证
CQM自愿性产品认证
IECEx
浙江制造
丽水山耕
绿色产品认证
服务认证
商品售后服务认证
培训服务
培训课程
通知公告
培训计划
培训教材
证书样本
下载专区
技术服务
公开文件
机构简介
资质资格
业务范围
声明与承诺
投诉监督
工作机构
专题专栏
党工团建设
民宿认证联盟
审核员登录
新闻动态
质检总局就中国食品威胁论展开危机公关
发布: 2007-05-23 00:00:00
苹果干含有致癌化学物质;
叉尾含违禁抗生素;
干贝和沙丁鱼涂有腐败细菌;
蘑菇沾有非法杀虫剂
……
这只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上月扣留的从中国进口的107种食品中的冰山一角,而今年四个月内已有298次船运食品遭FDA拒绝入境。此前曾引起中美外交层面关注的中国宠物食品成分污染的新闻更成为美国媒体热炒的话题。一时间,美国弥漫着一股“中国食品威胁论”。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展开“危机公关”,于昨天邀请300多名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相关人员在北京召开国际消费品安全大会。
美国:抱怨并依赖着
美国媒体近日以大量篇幅报道了与中国食品有关的安全问题。
《华盛顿邮报》引述FDA文件称,上月被美国当局退回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的食品包括鱼和海鲜,譬如鲶鱼、虾、鳅鱼、非洲鲫鱼、鳗鱼和黄鳍金枪鱼等,以及表面染有非法杀虫剂的蘑菇。还有报道说,没能通过检验的其他中国进口货物包括含草药的茶叶、豆腐、糖果、苹果干、桃脯和花生奶,而非食品类的被拒绝入关产品包括导尿管和唇膏。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道说,至少有137批来自中国的食品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呈阳性,或因含有违禁成分而被鉴定为不卫生并被拒绝入关。
《华盛顿邮报》更报道称,除了农作物产品,一些最不适宜出口的商品也进入了美国。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规定,除非农业部验证屠宰场和加工厂拥有和美国一样的食品安全系统,任何国家不得向美国出口肉类和家禽产品。其中,中国因为没有达到要求,未被允许向美国出口肉类。但美国农业部部长麦克·约翰斯3月份宣布,美国农业部去年查封了数十万吨从中国和亚洲国家出口的被禁家禽产品,其中一些产品的包装箱标签上甚至写着“金针菜干”、“果干条”和“蔬菜”,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非法肉类未被查处。美国媒体甚至猜测,中国鸡肉如果未被处理可能成为禽流感的源头,美国公共健康机构担心可能会引发流行病的爆发。
与此同时,继路易斯安那州5月8日宣布暂时禁售中国叉尾后,美国媒体也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政府,称这一发现显示了美国食品安全系统的巨大缺陷,因为叉尾已经合法地进入了零售商店和餐馆,如果没有“最后一分钟的测试”,它可能已被数不清的消费者所食用。
有数据显示,2006财年美国抽查的到岸进口货物只有总进口量的0.9%。当监管机构把注意力重点集中在检测中国货物的同时,美国消费者批评称FDA远远没有达到消费者对进口食品安全提出的要求。
高级别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即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食品安全将成为被关注的焦点。FDA前副局长威廉姆·哈勃德曾说,来自中国的食品不仅便宜,对于进口食品增长的美国来说,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来源。
欧盟:没有恐慌敦促合作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欧洲。
记者获得的一份2007年第19周的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发布预警及信息通报显示,仅从5月7日到5月11日4天,欧盟就查出来自中国的带壳花生、粽子、蜂蜜分别存在含有黄曲霉素、非法转基因、含有链霉素和泰乐菌素等问题。
不过,与美国态度不同,正在中国访问的欧盟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司长罗伯特·马德林称,欧洲消费者没有理由产生和美国近来一样的“中国食品恐慌”。
欧盟驻华代表团新闻信息处向早报记者透露,马德林访问北京期间参加了昨天开幕的国际消费品安全大会(ICPHSO),并在大会上做了《关于市场监督和在全球市场实现高度安全性的工作中设计商与进口商责任》的主题演讲。
马德林称,布鲁塞尔和北京在消费品安全上拥有“良好合作纪录”,“宠物食品恐慌目前没有影响到欧洲。”他说。与美国不同,欧洲没有在抽检中发现从中国进口的被污染宠物食品。马德林表示,他正在寻求与中国的更多合作,尤其是在防止转基因农产品方面。“对欧洲和中国,我们都学到的一课是,如果你开放、和世界合作,你的监管标准将越来越高。”
中国:为消费者安全负责
为了回应近日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施加的压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昨天邀请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相关人士在北京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消费者保护问题。
该会议名为“国际消费品安全大会”,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国际消费品健康与安全组织共同主办。美国消费者保护部门、欧盟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日本经济产业省负责产品安全的大臣官房审议官本庄孝志等约300人出席会议。
参加大会的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李传卿说:“中国政府十分关心消费者安全。中国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安全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他说,“消费品的安全,共同的责任”正成为国际消费品贸易和安全领域的共识。国际合作与交流是确保国际消费品安全和国际消费品贸易发展,确保问题及时妥善解决的有效途径。
李传卿说,因为设计商和进口商没能向生产商提供准确的消费品安全信息,使中国生产企业加工的产品不符合进口国安全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信息交流、紧急磋商,可以积极稳妥地解决国际消费品领域的重大安全事件,避免问题的复杂化。”他说。
目前,中国已经通过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加强与世界主要消费品生产和消费国家的合作,积极探索确保消费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
国家认监委公布CCC认证中相应低压成套产品执行新版标准有关事宜
下一篇:
国际消费品安全会议在京举行 消费品安全 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