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学术园地
诚聘英才
审核员登录
内部邮箱登录
OA 系统
内网登陆
外网登陆
总部认证系统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认证业务
体系认证
ISO9001
ISO14001
ISO45001
GB/T23331
ISO20000
ISO27001
ISO22000
产品认证
CCC
CQM农食产品认证
CQM自愿性产品认证
IECEx
浙江制造
丽水山耕
绿色产品认证
服务认证
商品售后服务认证
培训服务
培训课程
通知公告
培训计划
培训教材
证书样本
下载专区
技术服务
公开文件
机构简介
资质资格
业务范围
声明与承诺
投诉监督
工作机构
专题专栏
党工团建设
民宿认证联盟
审核员登录
新闻动态
我国有机食品认证亟待解决五大问题
发布: 2007-06-25 00:00:00
近几年,我国有机食品产业迅速发展。但有机食品认证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影响了行业声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主任肖兴基认为,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有机食品的市场诚信度、推动有机食品产业发展。
肖兴基说,有机食品是最高层次的健康安全食品。有机认证作为有机产品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是连接有机产品与消费的纽带。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我国有机食品认证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有机食品认证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部分有机产品生产企业重认证、轻贯标和咨询。与国外同类标准相比,目前,我国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2005,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企业的农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更高;而农业生产者特别是农民,在质量体系文件编制方面的力量很薄弱,且受有机农产品咨询专家数量和咨询费用的限制,部分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单位重认证结果、轻咨询工作,仅邀请质量认证咨询专家编写质量管理文件,很少向生产和加工技术专家咨询,结果造成“两张皮”:写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导致真正的有机生产技术水平并不高。
第二,有机产品认证工作自身的难度较大。有机产品生产是一项集管理、技术、诚信和环保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有机生产倡导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相对于其他传统安全食品认证特别重视终端产品的认证而言,有机产品则强调从育种、播种、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监控,并通过完整的记录体系来实施追踪审查。因有机产品生产自身的特殊性、复杂性,造成了有机产品认证的工作量大、难度系数和风险性相对较高。因此,有机产品认证必须以过程检查为基础,对实际生产情况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全面核查,必要时,还要对产品或环境、土壤进行抽样检测。
第三,有机认证机构差异性较大。认证机构的诚信和自律是提高认证有效性的关键。当前,国家认监委根据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规章和标准,对全国有机产品认证活动进行统一管理。自1995年以来,除少数国外有机认证机构进入中国开展有机食品的出口认证外,国内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不断增多,经国家认监委批准注册的有近30家,少数认证机构在尚未得到国家认可资质的情况下就开展有机认证业务,这将影响认证的有效性。
第四,有机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当前,一些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重认证、轻监督,导致一些获证单位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加上有机产品执法监管还没完全到位,这将影响我国有机食品的质量、认证市场的声誉和认证的有效性。
第五,有机产品认证的诚信问题。与其他认证一样,有机产品认证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行业的信誉。自GB/T19630-2005有机产品国家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对标准宣贯力度不断加强,我国有机食品行业保持着每年20%—30%的增长速度;但强劲的市场拉动也有可能使极少数认证机构只顾眼前利益,仅看重数量的增长,使消费者对有机产品认证有效性产生怀疑。据悉,国外已有少数同行对中国当前快速发展的有机产品行业产生了质疑。有机认证机构如果脱离诚信,最终必将被市场所淘汰。
肖兴基认为,现阶段是中国有机认证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规范认证机构行为、提高有机产品认证有效性,已势在必行。针对有机认证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单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一是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应建立诚信机制,高度重视有机食品认证的有效性。二是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品牌意识,严格按照有机认证要求组织生产,抵制没有资质、弄虚作假的认证机构。三是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有机食品认证和生产中的违法行为。
上一篇:
2007省质监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团日活动
下一篇:
我省地方标准立项专家论证会日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