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将引入分级认证模式,“升级版”实施意见发布

发布: 2017-11-22 12:14:35

11月20日,国家认监委发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实施意见》(国认可〔2017〕137号),从认证制度、认可制度、审核员管理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改革的政策措施,使“升级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实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的系统性升级,以此带动认证转型升级。“升级版”工作是“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的重中之重,也是认证认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

认证是促进质量管理提升的重要手段

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我国建立认证认可制度以来,全国获得认证的企业约60万家,其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40多万家,成为质量标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认证制度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质量管理体系单一化,缺乏行业和专业特色;多个管理体系不够融合;认证的增值服务功能发挥不够,认证审核技术和手段比较落后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ISO9001标准换版只是解决了管理体系实效性和灵活性的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管理体系单一化、相互不能有机融合等问题,更解决不了认证服务不足、质量效率不高的问题。只有以ISO9001标准换版为契机、加快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升级,才能帮助企业建立更高水平、更加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更好地满足提质升级转型发展需求。

打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

认证认可作为市场经济的“信用证”,是企业或者组织质量管理的“体检证”,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升级版”工作是“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的核心内容,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换版为契机,突出行业质量特征,通过标准和认证技术创新,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的升级带动企业质量管理升级,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更加融合高效,助推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

“升级版”工作五个方面的中心任务:

一是建立突出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鼓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社会团体、认证机构及相关各方,针对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关键过程和市场需求,在通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19001/ISO9001)基础上,研发建立突出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和认证项目。

二是推动建立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结合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实际情况,引导企业在满足GB/T19001/ISO9001标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管理、QC小组等多种质量管理方法,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应针对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和质量绩效水平进行量化评价,建立突出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三是推动开展整合管理体系认证。引导企业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融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以及其他管理体系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按照过程方法,建立系统、高效的整合管理体系,解决“碎片化”管理问题,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效能;鼓励认证机构开展整合管理体系认证,提供“一体化”的审核与认证服务,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认证审核效率。

四是加快认证技术创新。鼓励认证机构探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对传统的认证技术进行创新,提高认证效率和有效性。

五是鼓励开展认证增值服务。鼓励认证机构利用质量数据资源、质量管理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塑造质量品牌,提升质量水平。

打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是为质量提升行动提供了有力抓手,为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可行路径,有助于整体提高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二是带动了质量管理方法、工具的创新发展,凸显了认证认可、标准化等质量技术基础的作用,是质检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质检管理改革创新的成果体现;三是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质量管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国际上提供了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一整套质量提升优良方案,为后续制定我国主导的认证模式和标准规则奠定了基础,从而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